English

倡导“大科普”概念

1998-08-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年来,人们对科普的认识与几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1994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三个方面推进科普工作,大大超越了传统的认为科普就是向青少年普及经典科学知识的陈旧认识。《科学大师佳作系列》、《第一推动丛书》、《科学与人译丛》、《科学人文丛书》的陆续面市,引发了高级科普出版热、观念更新和出版界的“滚雪球效应”。许多科技出版社逐步认识到,科普工作应该是立体式、全方位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对“老的”经典科学知识进行普及的同时,不能忘记普及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识,不能忽略对科学本质的追索;但是,在普及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同时,也不能淡漠老百姓需要的技术知识;在热衷于人文性的高级科普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技术性的知识普及,因为科学总是蕴含在技术进步之中。基于这样一种共识,科普出版的空间被大大拓展了。

作为科普出版一方重镇的上海四家科技专业出版社(上海科技、上海科技教育、上海科学普及、上海科技文献)近年推出的科普图书,呈现出品种多样、数量可观且不乏精品的可喜局面。在这些书中,既有知识科普,也有技术科普,更有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图书;既有高新技术普及本,也有基础科技普及本;此外,电脑类、家电类、医学保健类、实用生活类等“老百姓需要的切近的技术知识”普及本也有不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涵盖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面向全民的“大科普”概念正在上海科技出版人的出版实践中日益成型。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正是“大科普”概念的实践者。它的科普类图书涉及科学思想和方法、高科技、可持续发展、少儿科普、科普译著、电脑类、农业类、医学保健类、实用生活类等十数个门类,每一类中都有深受读者喜爱的上乘之作。近年来,该社出版的《图说高新技术应用》获得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一本好书奖”,《现代科技与上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科故事丛书》等图书获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21世纪环球大探索》、《趣味专题集邮丛书》获上海市中小学生优秀图书一等奖。该社注重在形式上推陈出新,他们的图画本《图说高新技术应用》、《21世纪环球大探索》,挂图《走向高新技术世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漫画本《生命》(5册)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欢迎。从读者对象上来说,有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如《趣味专题集邮丛书》、《世界兵器故事大观》;有面向亟需“充电”的领导干部的,如被上海市选为干部培训用书的《现代科技与上海》;有面向广大农村读者的,如被评为1997年全国农村青年最喜爱的科普读物的《瘦肉型猪饲养新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一系列成功的出版项目为科普事业注入了强劲推动力,也使上海科普社的出版人由衷感叹道:“科普出版的路越走越宽了!”

上海科技、上海科教、上海科技文献三家出版社也对科普倾注了巨大热情。上海科技出版社引进国外版权、总计22册的《科学大师佳作系列》在前7册取得极大成功的基础上,今年10月份将继续推出《地球实验室》、《人脑之谜》等五本新书。如今,他们又在筹划翻译另一套科普丛书———“科学热点丛书”,显示了他们力推精品的决心。上海科教出版社组织两院院士编写的《现代科技博览丛书》获1995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取得了9万册的不俗印数。近来,他们又引进一批高级专业人才,注入上百万元的资金,计划购买海外版权,力争推出高投入高产出的精良制作。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的《新科技百花园》、《智慧百花园》分别作为上海东方电视台“新科技3分钟”、“科学智慧8分钟”的配套读物,随着电视的播出,受到广泛注意和好评。这两本书均被评为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前者还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生优秀课外读物一等奖。此外,他们也推出了一些实用生活类、医学保健类、应用技术类的图书,他们的《醋蛋治百病》发行了90万册,其业绩令人眼热。

据新闻出版署的统计数字,沪版科普书在全国同类图书总量中占有20%的比例,其销售码洋、获奖情况、读者喜爱程度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不过,与中国科普出版的整体水平不高相一致,沪版科普经典难现、名牌匮乏的不足也很明显,一些图书从选题、内容到形式都较为一般,多数装帧设计朴素乃至简陋,用纸、图片质量和色彩都与文化类图书有不小的差距,难以激起读者的购买和阅读欲望。其产生的影响也呈现一种尴尬———对于无论哪一读者群体,都未形成强有力的持久的购买和阅读“兴奋点”。那么,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四家出版社在资金、发行渠道、寻找作者几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名正认为,科普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其对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应加强资金扶持,帮助出版社推出大制作的精品。上海科技出版社总编辑胡大卫指出,国家在评奖上对科普的关注力度还不够,近年来,科普图书被纳入“科技进步奖”的范畴是一个进步,但翻译本被排除在国家图书评奖之外,对此类书的编辑和科技翻译人员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而最令他们头疼的则莫过于寻找优秀作者这一环节。其中的问题在于,多数作者观念落后,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步伐;科普写作难度大,稿酬低,缺乏吸引力;科学家还没有意识到科普的重要社会意义,同时要把科普作品写得生动有趣往往又感到力不从心。在科普作家协会的1600名会员中,60岁以上的约占70%,40岁以下的寥寥无几,科普作家队伍青黄不接令人忧虑。在寻找作者等方面难以取得突破的情形下,四家出版社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网罗人才、培养“名编”上,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李立波说,20世纪即将过去,我们要为下个世纪准备优秀的开拓型策划编辑。

毋庸置疑,上海四家科技类出版社在科普领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重要的贡献,他们为读者奉献了丰富、鲜美的科普食粮。但是,面临的困难也是巨大的。在“大科普”的思路下,他们仍需探索科普图书的多样化出版路子,寻找科普与现代读者阅读兴趣的契合点,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